行业新闻
2021智慧城市行业新动向:智慧运营中心成为城市信息化运营的智慧主场
时光穿梭机带你回到2010年,你可能会见到当时的新新人类设想未来智慧城市的场景:
1、墙面就是智能感应区,看电影、线上交友、订机票,对着它动动嘴巴、提提要求,全部搞定……
2、手表魔力值爆表,当孕妇需要体检的时候,不用去医院排队,医生通过远程装置,就能了解母婴状态……
3、小饰品都变得那么神奇,孩子放学了,家长只要瞧上几眼,就能知道他当前在哪儿……
4、手机魔幻又给力,出行时瞬间为你找到最佳路线,按下确认键就会自动付车钱……
倏忽间,十年光阴已逝,人们对于未来的设想早已实现,甚至远远超乎人们当时设想。就以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例,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借着“新基建”的东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1000多个数字城市项目中,超过500个项目在中国~这不能不令人发自内心地赞叹与自豪!
然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前提。智慧城市作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某个时间段的新物种,也不例外。智慧城市发展至今弊端也是有的,尤其在疫情的环境折射下,许多问题更加明显。
疫情中一些智慧城市的相关设施陷入瘫痪状态,原因是针对人口流动调查的信息化系统竟然要靠手工填表,春节期间惊人的流动人口数与政府部门有限的人力明显形成了矛盾差。
还有些智慧城市的系统倒是没大问题,可是受政府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限制,数据是不互通的,这样一来智慧城市系统就形同虚设了。
习大大在近日抗击新冠肺炎的会议中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要对公共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都说“追根溯源、究其根本”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面对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困境,也同样要找到背后的真正原因。透过表象看本质,就能发现其实是因为许多智慧城市项目没有有效运营,才出现了大量堆砌硬件,实际能运转的业务屈指可数的状况。
在实战操盘中,各方智慧城市的参与者特别是城市的治理者和管理者面对此情况开始重新思考,更加看重智慧城市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更加强调“运营”的理念。在这样的市场风向变化下,把城市数据进行汇聚、交换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即城市运营中心将逐渐兴起。
说到底,城市运营中心也是为适应“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所以“智慧”是它的必备天然属性。首先它离不开AIoT的技术支撑:一方面,5G时代下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将显著扩大对城市的描述范围,以数字化手段动态采集反映城市元素、事件以及状态的数据;同时,AI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其基于城市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为城市治理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其次,城市运营中心是为了克服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问题而出现的,它就要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城市运营中心能够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直观展现城市全量信息。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全面融入城市感知数据、政府数据、商业数据等,并通过空间计算技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立体呈现城市运转的全貌,助力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
最后,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最重要的功能,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治理。这意味着它将从根本上把城市作为统一的巨系统,从而避免用传统的中心化思路逐一解决单个问题,而是利用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所释放出来的数字生产力,从更高的维度去解决非此即彼的矛盾,以升维后的视角和手法去治理城市,帮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多目标平衡。
智慧运营中心所具备的这些能力,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推动其成为未来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智慧运营中心也将在今后成为城市信息化运营的智慧主场。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或删除,谢谢!